spacer
search icon cross white
spacer bookmark cross
search icon
Search Tags

  Total: Bookmarks

 Bookmark(s) Click icon to add bookmark(s) to my profile

  •  Local Bookmark is Empty

 User Profile Bookmark(s)

  •  Profile is Empty
MENU
spacer
bookmark cross white
A
search icon cross white
search icon
Search Tags
close

Forgot password / username Re-send activiation email Register an account Help with web login

企業如何實現脫碳目標?

香港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兼風險諮詢服務總監、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鄭文漢(資深會計師)

 

為於2050年前實現全球淨零排放目標,企業宜應加快其脫碳步伐。然而,每家企業的脫碳進程各有不同,這取決於其所屬行業的發展情況與生產流程。

 

以下是一些企業實現脫碳目標的方法。

 

對生產流程與產品設計進行全面性檢視:企業產品的碳足跡可能涉及多個因素的組成,包括生產流程、進料、燃料組合及運輸。

 

檢視生產流程旨在簡化生產程序,以及減少不必要的能源耗損和碳排放。檢視產品設計能讓企業得以評估能否使用替代性可持續或低碳原材料作為進料,從而減少產品的碳足跡,或者降低企業價值鏈中的間接排放(又稱為範圍三排放)。範圍三排放涵蓋所購材料的提取與生產、產品的運輸與配送、廢棄物處理,以及產品與服務的使用。普遍來說,企業可選擇在當地採購原材料及零件,從而大幅降低此類排放。

 

使用節能設備與智能技術:企業可使用經能源之星(ENERGY STAR)認證的節能設備,從而致力降低能源耗損。能源之星計劃是由美國的國家環境保護局(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及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共同發起,旨在提高能源效率。該計劃已為超75種不同產品類別進行認證,包括電腦、伺服器、電器、加熱和冷卻系統、照明設備等。

 

應用智能技術在能源管理上亦日趨廣泛。新一代智能照明、智能恒溫器,以及感應調節加熱、通風和空調系統能夠自動維持理想環境狀態,及完善能源使用。同時,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感應器及儀錶可用於監控能源耗損情況,從而改善能源管理。

 

使用可再生能源:目前,全球大部分電力來自化石燃料。為了減少對化石燃料發電的依賴,企業可以考慮改用可再生能源。例如,企業可在其物業屋頂上投資建設商業太陽能電池板,以發電供日常使用。 

 

碳抵銷:在使用上述方法降低碳排放後,針對剩餘的碳排放,企業可購買碳信用額進行抵銷,以實現淨零碳排放。目前在香港,企業可向電力供應商如中電集團購買碳信用額。

 

大新銀行環境社會管治企業服務高級經理李蕙芝(會計師)

 

自中國內地與香港分別宣佈將在2060年和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本地對脫碳的意識與關注亦日漸提升。但在如何制定脫碳計劃前,仍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確立基準與減排目標軌跡是同樣重要。

 

企業可使用多種常用方法以實現脫碳目標。作為最佳做法,企業應按照以下次序實施減排: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使用可再生能源、使用低碳電力,以及碳抵銷。

 

大多數企業的能源耗損來自電力使用。常見的節能措施包括:將熒光燈轉用為發光二極管(LED)照明、選擇高能源效產品、鼓勵員工在離開辦公室前關閉電腦、照明及空調等。憑着各種技術的使用,例如採用智能電錶來分析及提供電力使用模式見解,能有助企業識別出電力消耗熱點及潛在的節能機會。部分服務供應商甚至會提供易於操作的控制面板來展示績效,以及舉辦員工活動以鼓勵他們改變行為方式。

 

就改變行為方式而言,企業不應忽視在所有員工之間建立相關意識的重要性。當改變是發自內心的信念,而非由於企業政策及程序所要求,變革將會更具成效。

 

儘管現在有許多企業仍然較着重於營運排放,但部分企業亦已率先設立了涵蓋價值鏈排放的脫碳目標,其中包括主要的上下游排放,特別是與房地產開發及製造等的行業。為實現這些目標,企業需要透過培訓、創新、合作來影響其供應商,及與客戶共同過渡至低碳經濟。

 

在作出採購決定時,企業可考慮訂單數量、使用低碳替代品、及其供應商對環境承諾等因素,企業亦可向供應商提出積極管理其排放的要求與意識。同樣地,若企業能夠向客戶提供相關產品及服務,以促使甚至勵其作出有意識決策,這亦將能鼓勵更多的客戶加入脫碳進程。歸根底,實現脫碳目標是需要群體的努力。

 

畢馬威中國商業報告和企業可持續發展負責人吳順賢(會計師)

 

在制定及執行淨零排放策略時,企業往往面對着前所未有的壓力。企業在制定脫碳計劃時應考慮以下關鍵因素。

 

管治:董事會應當對脫碳工作進行監督,並設立正確的高層基調。他們應當討論相關計劃,確定如何進行監測及監督進展情況。此外,董事會還應闡明管理層在制定、監測及實行時所擔任的角色。

 

目標:除確定實現淨零排放承諾的目標年度外,企業還可以為投資者及持份者設定一個更為實際的中期目標。此舉能為企業增添緊迫感,以促使公司採取行動。企業應當仿效香港政府的中長期脫碳目標: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總量減半,以及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此外,科學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亦能有效協助企業確立切實可行的每年減排進程。

 

策略:現時有多種方法去實行脫碳計劃。企業可從提高能效起步,例如改用LED照明,或者進行加熱、通風和空調升級。此外,企業還可投資可再生能源、轉至循環商業模式、改變產品組合,以及轉投至已訂立科學基礎減量目標的商業合作夥伴。

 

如處理其他企業策略一樣,企業應確立其脫碳計劃的資金,舉例說,利用擴大了的綠色金融和影響投資機制。此外,企業還應將脫碳計劃視為核心商業策略,將其納入商業規劃,並與公司整體策略接軌。

 

衡量與報告:對企業而言,設置指標予以衡量、追蹤及報告進度是十分重要。持份者可能會希望知道達到了那些目標,以及該機構相比同行的進展狀況。

 

脫碳計劃涉及公司內部許多不同方面,例如策略、商業模式、研發、供應鏈及員工。這些信息亦與投資者息息相關,有助他們了解該計劃的財務影響,以及目標未有達成時的相關風險。因此,企業需要開發一個健全且可靠的系統用以收集及分析數據,從而清晰了解其碳足跡。

 

 

本文為編譯版本,原文How can companies achieve their decarbonization targets?首發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誌《A Plus2021年第11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