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
search icon cross white
spacer bookmark cross
search icon
Search Tags

  Total: Bookmarks

 Bookmark(s) Click icon to add bookmark(s) to my profile

  •  Local Bookmark is Empty

 User Profile Bookmark(s)

  •  Profile is Empty
目錄
spacer
bookmark cross white
A
search icon cross white
search icon
Search Tags
close

忘記密碼/使用者名稱 重新發送啟動電郵 註冊帳號 幫助網絡登錄

淨零排放之旅

近年,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公司承諾實現淨零排放,以協助應對氣候變化。《A Plus》探討這些承諾淨零排放的公司所採取的措施、以及淨零排放的重要性。

 

撰文:Nicky Burridge

插圖:Gianfranco Bonadies

 

今年年初,羅兵咸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宣佈,所有職級的員工來往北京與上海均可乘搭高鐵商務座位。表面上,這是一種員工福利,但實際上此是事務所為求減少碳排放的策略一部分。來往北京上海是其員工出差最頻繁的國內差路線,而高鐵出行所產生的排放量遠比航空出行低 96%

 

羅兵咸永道香港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服務部門合夥人張立君(執業會計師)表示:「氣候變化是現今世界面臨最迫切的問題之一。為避免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最壞影響,我們應盡可能將氣溫升幅限制至不高於工業化前水平的攝氏1.5度內。」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其最新報告中警告,世界於2030年前,必須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近一半,並於本世紀中葉之前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才可將氣溫升幅限制目標水平內。

 

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使得越來越多的公司引入淨零排放目標,這些公司會盡可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後通過購買碳信用額度,從而抵消由他們產出二氧化碳排放。


實踐目標

 

羅兵咸永道設立於2030年前實現溫室氣體(GHG)淨零排放的目標。它希望通過提高辦公室能源效率,以及只使用可再生能源,在2030年前將「範圍一排放」(即由公司直接擁有及可控制排放)和「範圍二排放」(因購買能源而產生的間接排放)較2019年基數減少50%

 

重要的是,淨零排放承諾中包括了由商務出差引致的排放量減半的目標。這目標涵蓋在「範圍三排放」(即是由公司價值鏈中產生的間接排放量)。此外,它還承諾公司的供應鏈也必須納入「範圍三」當中,這代表於 2025 年前,公司旗下50% 的購買商品及服務的供應商,必須設定其減排目標。該事務所將通過投資於高質量碳信用額度來抵消剩餘的排放量,例如植樹造林等碳去除項目或採用直接從空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新技術。

 

領展(Link REIT)亦設定了於2035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領展可持續發展主管關凱臨介紹道,他認為公司設定時間框架非常重要,因為該時間框架既能讓他仔細審視整個計劃,但亦能讓他預留足夠時間以改進相關技術來協助公司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領展正採取四種方法來實現其目標,包括減少建築物的能源消耗、尋找可用技術提高能效、安裝可再生能源裝置進行發電,例如在各個房地產項目中安裝太陽能光伏(PV)裝置,以及為其剩餘的排放量購買可再生能源和碳信用額度。

 

關凱臨稱:「目前為止,我們仍有許多碳排放無法減低,因此自2025年起,公司將會通過購買可再生能源信用額度和碳抵消予以彌補。市場對於是否應該採用此方法仍存在很多爭論,因此在2035年之前,我們將盡力減少對碳信用額度的依賴。

 

房地產服務集團仲量聯行計劃於2030年前在「範圍一」和「範圍二」下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並於2040年前,達成「範圍三」淨零排放目標。仲量聯行能源及可持續發展部大灣區及台灣主管劉德安表示,計劃第一步是審查其物業組合,關閉在碳排放方面表現最差的場所,並將員工轉移到在碳排放方面表現較好的大廈中。

 

為了進一步減少排放,仲量聯行在其設施管理團隊下成立了一個生態冠軍小組。此小組旨在分享意見,設立公司改善碳減排表現目標。仲量聯行還加大相關技術投資,以提高工作場所的節約效能,例如在其香港辦事處安裝智能電錶。劉德安稱:「這將有助降低能源損耗,實現節能。」

 

作為一家電力公司,減排對中電控股而言無疑是一項挑戰,但中電控股在9月底承諾,將於2050年年底前實現整個價值鏈淨零溫室氣體排放。此外,中電控股承諾加快於2040年年底前淘汰燃煤發電資產,較之前的目標(2050年)提前了十年。

 

該電力公司正實現業務多元化,加快拓展可再生能源和技術解決方案等領域,以協助其他企業實現碳中和。該集團亦視此為一個發展機會 —— 中電控股首席執行官藍淩志(Richard Lancaster)表示:「隨着我們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我們將把投資投放在低碳領域,包括輸配電、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技術以及智慧技術方案,以助客戶提高能源效益率及減低碳足跡。」

 

荷蘭照明公司昕諾飛(Signify,前稱飛利浦照明)於2016年首次設定淨零排放的目標,並於20209月實現該目標。自2010年以來,該公司通過在其場所使用節能技術、採用更具可持續性的運輸方式、減少商務出差及完善物流(例如選擇海運而非空運),以及只使用可再生能源。這些措施均令公司的運營排放量減少了70%以上。

 

該公司的減排餘量亦通過碳抵消計劃實現,當中包括多個令社區受益的項目。目前為止,該公司正致力超越碳中和目標,務求對環境和社會有更多積極影響。

 

 

克服挑戰

 

昕諾飛東北亞區總裁王昀認為,若要開展經濟活動,部分的碳排放是無可避免,而這就是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戰。他表示:「有見及此,我們的解決方案是從其他方面阻止相等數量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以補償我們在這些活動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們亦為產生碳信用額度的減排項目提供資金。每個碳信用額度都是一份證明,這代表相當於該項目減少或避免了1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他補充,該集團選擇能夠產生最大影響的碳抵消項目,同時還使用獨立驗證,例如核證碳減排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或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來確保真正實現所設定的減排量。

 

張立君表示,為了能夠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關鍵之一是確保羅兵咸永道的目標符合氣候科學。因此,羅兵咸永道已通過科學碳目標倡議來驗證其目標的合理性,該倡議旨在界定並推動最佳減排做法,模擬其碳排放情況並設定減排目標。

 

他補充道,由於必須使用環境建模技術來補充公司數據,因此要了解羅兵咸永道在整個價值鏈中的總排放影響以及確定其最大排放源也甚具挑戰性。

 

仲量聯行劉德安認為,該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如何確保所使用數據的完整性。他解釋道:「我們在很多國家並未能掌握到所需數據,以致無法管理這些數據。」

 

為了克服這一挑戰,仲量聯行推出自製的內部碳管理平台Canopy。劉德安稱:「Canopy 可以自動收集有關水電消耗、車航出行和紙張消耗的數據,並管理我們在全球各處的相關數據。它還能預測未來消耗量,並就如何減少消耗提出建議。」

 

領展關凱臨指出,另一項挑戰是目前購買碳信用額度的碳價格缺乏劃一標準。他指出,歐盟的碳成本約為每噸50歐元,而在中國內地,每噸成本僅為4-5美元。他建議,不同類型的信用額度與其成本之間應保持一致。他還預計,隨着需求的增長,將來的信用額度成本會迅速增加,這將給過度依賴碳抵消、而非減少碳排放的機構帶來財務負擔。

 

發展技術

 

正如大家所知,在幫助公司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方面,科技發揮着重要作用。仲量聯行在其辦事處使用物聯網傳感器,同時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以了解能源損耗情況,以減少損耗。仲量聯行還安裝了照明控制傳感器和應用感應器,前者可根據日光自動調節燈光,而後者可在辦公室沒有員工工作時關閉燈光和腦顯示器。張立君稱:「為了實現淨零排放,必須大規模部署現有的低碳科技,並開發和採用各創新的方案和程序,其中許多尚處於研發階段,或早期示範及商業化階段。」

 

數碼化碳排放追蹤器是羅兵咸永道正使用的技術之一,它是一個數據收集、儲存、計算和分析平台,可提供有關排放量以及如何減少排放的見解。張立君稱:「我們正在制定解決方案,幫助客戶衡量和報告其可持續發展成效。我們專有的數碼解決方案包括ESG投資成熟度診斷工具、ESG數據和報告工具以及供應鏈可持續性風險管理平台。」

 

領展正在對其建築物進行改造,以提高能效。關凱臨介紹道,領展正在探索為其購物中心及其他物業創建數碼模型,以了解它們的碳排放和碳濃度,並設計減少碳排放的方法。

 

儘管科技很重要,但是他承認目前並沒有可以使公司大幅減少碳排放的「靈丹妙藥」。他說:「這講求我們每個人都要保持開放心態,以不同方式來看待事物。如我們這樣做,我們就可以找到實現淨零排放的解決方案。」

 

王昀也認為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是昕諾飛策略的重要支柱,他表示,該集團於2020年將85% 的研發預算投入可持續創新領域,例如開發更節能的LED 照明產品,並投資於數碼照明解決方案、雲計算和循環經濟設計,以減少碳排放。

 

 

保證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除了環境和社會效益外,實現淨零排放還會給公司帶來其他優勢。張立君指出,從長遠來看,通過降低能源損耗來減少排放,還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同時保護企業免受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他表示:「我們知道因與氣候變化相關所涉及的成本正在增長,並且隨着全球不斷變暖,成本將呈指數級繼續增長。儘早管理氣候和其他環境風險,並在業務中納入可持續性要素,這實際上是幫助企業長遠生存的唯一途徑。」

 

劉德安對此表示贊同:「我認為我們的領導層已經清楚地闡明,我們希望業務具有可持續性,如果不實現這些目標,就無法使業務永續發展。」

 

關凱臨補充道,由於許多司法管轄區採用碳中和策略,例如香港的目標是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而中國內地的目標則是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如果公司未減少排放,則很可能被迫購買碳信用額度或者需要繳納碳關稅。

 

他補充道,投資者也越來越關注公司的碳排放策略。「投資者將開始拋棄表現不佳或者未設立淨零排放目標的公司。」

 

他補充道,在未來數年間,淨零排放的企業也很可能比未設定減排目標的企業更具彈性。

 

關凱臨還認為專注於減排將有助於推動公司創新,並可能開啟新的商機,以領展為例,該公司早前便決定安裝太陽能光伏裝置。

 

王昀指出,這也是公司創造長期價值的機會,不僅僅只涉及財務業績。他說:「我們的世界正面臨人口迅速增長、資源匱乏和氣候變化壓力。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聯合國於2015年啟動了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在幫助實現這些目標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立即行動

 

張立君建議,對於希望設定淨零排放目標的公司而言,首先應準確了解他們目前的排放量。

 

劉德安表示在確定目前排放量之後,他們就可以開始制訂如何實現減排的路線圖,包括在過程中,他們希望達成某些里程碑的日期。他補充道,與員工分享該計劃並讓他們參與其中亦十分重要,同時,高級管理層的支持也非常關鍵。

 

王昀建議公司應將企業核心目標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令他們能夠與客戶、員工和持份者更有效地進行合作。他補充,一家公司不太可能覆蓋產業鏈上的所有環節,他們應尋求行業內,或是其他行業的潛在合作可能性。

 

關凱臨強調組成合適團隊的重要性,並指出他刻意挑選經驗不多,且年齡約30歲左右的員工,因為他們有較大可能於2035年時仍然在職,可以繼續負責管理該項目的發展。

 

他更補充,公司應當儘快啟動該項目,並且指出:「不要擔心無法立即得到所有問題的答案,而是需要啟動項目並保持努力。」

 

會計師的角色

 

會計師在幫助公司實現淨零排放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王昀表示:「由於碳中和對於公司來說是一個重大轉變,審計及披露工作在實現該目標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會計師能夠分配預算,將減排納入公司的決策流程,並追蹤和報告過渡期間的進展。」他補充道,會計師還可以確保淨零目標成為公司業務活動的核心部分,無論在編制預算、預測還是績效報告方面。

 

關凱臨指出,公司在將來的碳核算計算方面,可能面臨與其目前財務核算同樣的嚴格要求。

 

劉德安對此表示贊同:「在談論淨零排放時,我們必須確保公佈的所有數字都是負責任並且可經受審計。」

 

他補充道,會計師還可以通過證明碳減排能夠降低營運成本和提高業務效率來幫助高級管理層了解碳減排的益處。

 

張立君預計,將來對ESG相關鑒證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他說:「信息需要保持一致、準確和可靠。披露材料的質量至關重要」他還補充道,會計師可以為氣候及其他非財務相關ESG數據和披露提供鑒證。

 

他指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還與世界經濟論壇合作制訂了持份者資本主義指標 Stakeholder Capitalism Metrics),這是一套全球通用且重要的ESG框架,以建議在公司年度報告中作出一致反映的披露。

 

香港會計師公會也在這一領域表現活躍,於可持續發展會計計劃的會計組織網絡中設有代表,該網絡正在編制一系列指引,有關於財務團隊可以採取的實際措施,以支持機構實現淨零排放。公會還舉辦了一系列「淨零排放之旅」的網絡研討會,並將其以網上研討會形式以供報讀。

 

 

   
淨零排放目標是指盡可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後通過購買碳信用額度,去除大氣中等量的碳,從而抵消剩餘的排放量。

 

 

本文為編譯版本,原文The journey to net-zero首發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誌《A Plus2021年第9期。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