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
search icon cross white
spacer bookmark cross
search icon
Search Tags

  Total: Bookmarks

 Bookmark(s) Click icon to add bookmark(s) to my profile

  •  Local Bookmark is Empty

 User Profile Bookmark(s)

  •  Profile is Empty
目錄
spacer
bookmark cross white
A
search icon cross white
search icon
Search Tags
close

忘記密碼/使用者名稱 重新發送啟動電郵 註冊帳號 幫助網絡登錄

香港會計師公會就財政預算案提出建議 冀實現香港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18 January 2022

(香港,2022年1月18日) 香港會計師公會(「公會」) 今天發表以「為香港建立可持續發展社區和經濟」為題的2022/23年度稅務政策及財政預算案建議。建議內容涉及40多項短期及長期措施。有關建議旨在保持香港的競爭優勢確保可持續的税制推出協助企業和市民的紓困措施並協助香港於 2050 年達致碳中和。

公會估算2021/22年度財政赤字為252億港元遠低於政府原先估計的逾千億港元。背後的主因是2021年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和賣地收入優於預期反映發展商對未來數年的物業市場前景感到樂觀。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會預計香港財政儲備約在9,026億港元。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方蘊萱執業會計師表示:「儘管香港經濟開始復甦但經濟狀況仍然不明朗。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特別是迅速蔓延的Omicron變種病毒正影響包括香港在內的環球經濟。爲防止新一輪社區爆發政府早前收緊一系列的社交距離限制措施。我們建議政府推出多項具體短期紓困措施應對疫情和其他持續不斷的挑戰同時透過推動數碼轉型和善用大灣區機遇來促進香港經濟發展。」方女士續指:「我們需做更多工作來保持香港的競爭優勢並建設一個可持續的未來。」

 

惠及社區及針對性紓困措施

 

持續的旅遊及羣組聚集限制仍然生效導致跨境旅遊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受影響的企業面臨包括現金流問題等經營困難最新的限聚措施將加劇這些問題。

公會稅務師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陳嘉華資深會計師指:「針對企業和個人公會建議引入臨時稅務虧損結轉安排幫助受疫情嚴重影響的企業將其虧損轉回上一個錄得盈利的財政年度。另外我們建議實行新一輪的消費券計劃,向每名合資格市民派發價值不多於3,000港元的消費券進一步刺激本地市民消費意欲及支援零售業;及以2萬港元為上限寬減100%薪俸税、個人入息課税及利得税。」

 

公會同時建議引入臨時性的租金免稅額一年最高達10萬港元。這些措施相信能有助紓緩企業和個人的財務狀況。

 

振興香港經濟

 

中小企對香港經濟發展尤其重要。然而許多中小企因新冠疫情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現時支援中小企創新及技術發展的措施申請渠道較為零散。許多中小企未必了解現有的資助計劃。

 

對中小企而言數碼化成為後疫情一個重要課題。現時雖然已有一定數量的資訊科技(「IT」) 資助計劃協助中小企數碼轉型但公會相信仍有整合推廣以至接觸更多企業的空間。

 

公會建議為所有政府的IT資助計劃進行整合和提供一站式服務。公會亦提議一項新措施,為中小企提供為期 36 個月的資助,聘用一位資訊科技專才,資助將涵蓋僱用成本的50%(上限為每月16,000港元)。相關的公司及個人(例如應屆畢業的科技人才) 將受惠於計劃。

 

公會財政預算案建議委員會召集人楊澤志會計師表示:「為幫助企業把握大灣區的機遇公會建議容許納稅人扣除部份於大灣區內使用的租賃機械及工業裝置(「P&M」) 所產生的折舊免稅額對於納稅人購買並於區內使用的知識產權(「IP」)的相關的資本支出亦可作扣税。另一方面為於大灣區內進行並由香港公司控制的研發活動 (「R&D」) 所涉及開支提供額外稅務扣減。雖然現階段在香港以外使用的P&M所牽涉的折舊免稅額不視為扣稅項目及在海外進行R&D的開支不可作為額外稅務扣減但公會相信如政府希望鼓勵加強與大灣區的合作和融合可將大灣區視為特別例子。」

 

公會亦建議就大灣區專項設立具彈性的基金支持香港專業人士在大灣區的發展。

 

公會建議考慮對指定行業例如資訊科技企業和綠色產業提供稅務優惠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為香港打造更美好的將來。

 

全面檢討香港稅制

 

由於國際稅務形勢的最新發展包括歐盟(「EU」) 就損害性稅務的審查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佈國際稅務改革框架方案 - 「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BEPS」) 2.0項目令香港現行簡單、低稅制帶來重大挑戰。BEPS 2.0由兩條支柱組成影響大型跨國企業。其中支柱二(「Pillar Two」) 針對相關稅務管轄區進一步徵稅的權利例如若受控外國實體在某稅務管轄區的實際稅率低於全球最低稅率(15%)集團的母公司需向所在地就差額繳納額外稅款。這項改變將影響香港的低稅率制度。此外歐盟的審查亦可能要求修改香港的地域來源徵稅制度。

 

香港應考慮與國際規則接軌包括實施支柱二方案,解决歐盟對本港「損害性稅務措施」的擔憂。 然而應盡量減輕對不在受影響範圍的業務和稅收制度的影響。

楊先生補充:「納稅人普遍期望提前規劃對其營利能力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因此需了解政府如何應對國際稅務發展的計劃。考慮到該國際稅務發展將直接影響我們本港稅收制度面臨的其他壓力以及保持香港長遠競爭力的必要性我們繼續倡議需對香港的稅制進行更全面的檢討。」

 

鑑於國際稅制的發展公會建議政府檢討香港的推廣策略並考慮提供更多非稅務優惠和補貼。

 

環保措施達致碳中和

 

根據2021年10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達成的協議各國需在2030年實現更大幅度的減排。《格拉斯哥氣候協定》強調目前有迫切需要加強力度切實執行目標限制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於攝氏1.5度以下。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已表明政府對2050年達致碳中和的承諾。根據環境局最近發佈的《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CAP」)政府將追求更積極的中期減碳目標。

 

在此背景下公會建議提供誘因鼓勵更換污染環境的商用車輛。由於現時推行的《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反應熱烈公會建議進一步擴大計劃。「此外,建築物的用電量佔全港約 90%因此所需發電而產生的碳排放量則佔全港排放量超過60%。」 陳女士解釋:「為鼓勵改善能源效益,公會建議為綠色節能建築提供更多工商業建築免稅額。」

  

除上述建議外公會還建議採取不同措施,鼓勵採用良好的環境、社會和管治 (ESG) 以及可持續金融,並審查綠色稅收的可行性,以及提供誘因鼓勵更具效益的能源和資源使用。

 

此外建議亦包括鼓勵公眾多做運動提倡健康生活之意見。

 

「為香港建立可持續發展社區和經濟」2022/23預算案提出的建議全文已上載 https://www.hkicpa.org.hk/-/media/HKICPA-Website/New-HKICPA/News/2022/Budget-proposal/Budget_proposal_2022_23_submission.pdf (只有英文),以供參閱。

 
gotop